网上有关“少儿综合科普知识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少儿综合科普知识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篇一
1、机械分为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复杂机械也叫机器,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
3、机械的作用: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4、杠杆、斜面、滑轮、轮轴都属于简单机械。
5、杠杆上有支点、重点和力点,利用杠杆可以省力,杠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6、杠杆省力不省力的规律:支点离重点越近(离支点越远)越省力,相反,杠杆离重点越远(离支点越近)则越费力,重点和力点处于平衡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8、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相反,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9、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螺丝钉上的螺纹和盘山公路都属于螺旋。
10、轮轴是由轮和轴两部分组成的,利用轮轴可以省力。
11、轮轴省力的规律:在轮上用力会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12、螺丝刀、水井上的辘轳、汽车方向盘等都属于轮轴机械。
13、滑轮有动滑轮、定滑轮。
14、定滑轮的作用是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但是不省力。升国旗时使用的是定滑轮。
15、动滑轮的作用是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篇二
1、将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上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2、传动装置的作用是传递动力。
3、传动的方式有链传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连杆传动等。
4、物体的形状主要有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板(长方体)、球体等。
5、形状不同,物体的承受力不同,相对其他形状物体,圆柱体承受力大一些。
6、物体的结构主要有三角形、四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
7、不同结构的物体,承受力大小也不同。
8、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好,因为它不易变形。
9、四边形和六边形(多边形)结构在中间加上横梁,构成三角形,能够增加其结构的稳定性。
10、在搭建立体支架、建桥梁、造房子时,要尽量利用三角形不易变形、稳定的特点,这样搭建出来的结构稳定、牢固(承受力较大),使用的材料少。
11、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等)进行繁殖。
12、茎繁殖的植物有:菊花、月季花、吊兰……马铃薯(土豆)、姜、元葱、大蒜、水仙花……
13、叶子繁殖的植物有:宝石花、落地生根……
14、根繁殖的植物有:胡萝卜、红薯(地瓜)……
15、动物繁殖后代的基本方式有:卵生和胎生。
篇三
1、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繁殖。
2、其他的动物繁殖方法有:海马爸爸用哺育袋孵化小海马、雌雄蜗牛交换雌雄细胞产卵繁殖、鲨鱼的卵胎生繁殖、水螅出芽繁殖、海葵分裂身体来繁殖……
3、人类也是通过男女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4、我们在出生前,要在妈妈的子宫里发育,大约需要10个月,我们需要的营养需要妈妈来提供,妈妈怀孕时十分辛苦。
5、岩石按照生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
6、观察岩石的特征时可以这样做:使用放大镜观察、放入水中、敲击、滴稀盐酸等。
7、岩浆岩代表:花岗岩、玄武岩……
8、岩代表:页岩(层岩)、砂岩、砾岩……
9、岩代表:片麻岩、大理岩……
10、岩石中含有矿物,矿物是岩石的组成部分。
11、观察矿物的性质特征时,我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来观察。
12、矿物的用途很多:赤铁矿可以用来炼铁、做颜料等,石墨是制造铅笔芯的原料之一,方解石等透明矿物的制造镜片的原料,滑石是生成化妆品的原料,金刚石可以制成钻头,好的金刚石可以作成钻石首饰,透明的石英可以做各种首饰。
13、滑石是最软的矿物,金刚石是最坚硬的矿物。
14、很多矿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很多矿物使用后不能再形成。
15、矿物资源在日益减少,我们要保护它,注意合理开采、要节约、要回收利用……
16、人脑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
17、大脑是人活动的“指挥中心”,管理人的思维、运动、语言、感觉、情绪、记忆……
18、左右脑负责的工作(功能)不同,一般是管理对侧肢体的活动。
19、神经起到传递信息和传递命令的作用。
20、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器官来的信息给大脑,运动神经负责将脑的命令传递给器官。
21、眼睛、皮肤、耳、鼻子、舌头等是人的感觉器官。
22、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23、保护大脑的措施有:要睡眠充足、注意参加体育锻炼、营养均衡、保持情绪稳定、没有不良嗜好(如抽烟、喝酒、喜欢喝可乐饮料……)
儿童自然科普知识大全
篇一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篇二
1、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3、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4、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5、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6、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7、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8、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9、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10、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11、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12、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13、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14、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15、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篇三
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1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1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1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1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1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1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篇一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3、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6、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7、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8、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9、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0、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11、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2、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13、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4、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15、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篇二
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2、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4、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是夏季。
9、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10、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1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2、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14、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1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篇三
1、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2、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3、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4、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5、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6、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7、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千米。
8、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10、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关于“少儿综合科普知识大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乐安]投稿,不代表爱之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yi360.cn/zsbk/202412-201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爱之讯的签约作者“乐安”!
希望本篇文章《少儿综合科普知识大全》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爱之讯]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少儿综合科普知识大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少儿综合科普知识大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