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药科普---芦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药科普---芦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药科普—芦荟
一、中药科普
1、别名:草芦荟。
2、药用部分:芦荟叶的液汁浓缩后的干燥品。
3、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大肠经。
4、功效主治:清肝、泻下、杀虫;主治热结便秘、妇女经闭、小儿惊痫、疳热虫积、癣疮、痔瘘、菱缩性鼻炎、瘰疬等。
5、用法用量:多内服,研末入丸、散或入胶囊。
6、用药贴士: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及孕妇禁用。
二、认识芦荟
植物形态:茎极短,叶簇生于茎顶,近于直立,肥厚多汁;叶片呈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宽阔,边缘具刺粉绿色,被白粉。花茎单生或稍分枝;总状花序疏散,**或有赤色斑点;雌蕊1枚,3室,每室有多数胚球。
三、芦荟吃法
煲汤、饮品、凉拌、熬胶。
四、主要价值
药理作用:
1、致泻作用。
2、抗菌作用。
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抗炎作用。
4、抗肿瘤作用。
5、保肝作用与抗胃损伤作用。
6、对组织损伤的作用:治疗作用。
7、对皮肤的防护作用。
8、其他作用:刺激生长。
中药科普—蚕豆
中药科普—荔枝
一、中药科普
1、别名:丹荔、丽枝、离枝、荔枝。
2、药用部分: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实。
3、性味归经:味甘、酸,性温;归脾、肝经。
4、功效主治:养血健脾,行气消肿;主治病后体虚,津伤口渴,脾虚泄泻,呃逆,食少,瘰疬,疔肿,外伤出血。
5、用法用量:生食或榨汁。
6、药用贴士:阴虚火旺者慎服。
二、认识荔枝
形态特征:荔枝常绿乔木,高10-15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0-25cm,或过之;小叶2或3对,少4对,小叶柄长7-8mm,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无毛,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浅杯状,深5裂,被金**短绒毛;花瓣5,基部内侧有阔而生厚毛的鳞片;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m;子房密被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cm,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三、荔枝吃法
生食、榨汁、甜品、制菜。
四、主要价值
药理作用:荔枝味道甘甜,汁水丰富,可以增加唾液以及胃液分泌,提高机体的消化能力,缓解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病后津液不足的症状。荔枝性温,有理气止痛的作用,对于胃寒疼痛、疝气疼痛等病症有一定调理效果。
此外,荔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黑色素沉着,延缓衰老的速度。荔枝中糖分含量高,服用降糖药期间避免大量同食荔枝。
中药科普—蚕豆。
蚕豆别名:佛豆、胡豆。药用部分豆科植物蚕豆的种子。用法用量炒制或煲汤。
认识蚕豆: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18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方形,中空,表面有纵条纹。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两侧具大而阴显的半箭头状托叶,先端尖,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基部下沿呈尖耳状;小叶2~6个,椭圆形或广椭圆形乃至矩形,长5~8厘米,阔2.5~4厘米,先端圆形,具细尖,全缘,基部楔形;顶端小叶中央有很不发达的狭线形卷须。花1至数朵,腋生于极短的总花梗上;萼钟状,无毛,长约1厘米,先端5裂,裂片狭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旗瓣白色,有淡紫色脉纹,倒卵形,长约3.5厘米,先端圆而有一短尖头,基部渐狭;翼瓣边缘白色,中央有黑或紫色大斑,椭圆形,长约1.8厘米,顶端圆形,基部作耳状三角形,一侧有爪;龙骨瓣白绿色,三角状半圆形而作掌合状,长约5毫米,基部耳状,一侧亦有爪;雄恋10,2体;雌态1,子房无毛、无柄,花柱细,顶端背部有一丛白色1C毛。荚果长圆形,稍扁,大而肥厚,长5~10厘米,阔约2厘米。种子矩圆形而扁。花期3~5月。
蚕豆吃法:煲汤、炒菜、腌制、油炸。
关于“中药科普---芦荟”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菅珊珊]投稿,不代表爱之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yi360.cn/zsbk/202412-2514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爱之讯的签约作者“菅珊珊”!
希望本篇文章《中药科普---芦荟_1》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爱之讯]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药科普---芦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药科普---芦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中药科普—芦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