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10条的物理现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10条的物理现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这些够吗?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二)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
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7、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8、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9、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
10、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11、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
(三)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
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6,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
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
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
D、面包发霉,0,
1:露水,霜,雪,雨,衣服会晾干
2: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快
1:早上睡醒觉看见大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现象.
2:冬天被冻住的衣服会变干:冰的升华.
3: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水的沸点不同:大气压的差异.
4:水只能把饺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饺子炸成**的: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5:海市蜃楼现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匀大气而发生了偏折.
6: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线传播.
7:平面镜能成像:光的反射.
8:伸入水的筷子弯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质而发生了折射现象.
9:太阳光被三棱镜折射后成为七种颜色:光的色散.
10:日食现象:光的直线传播.
11: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12:凸透镜能成像:光的折射.
13:月球上没有声音: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14:先看到闪电,后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声音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快的多.
15:我们能用普通杆秤测量物体重量:杠杆原理
关于“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10条的物理现象?”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谷秋]投稿,不代表爱之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yi360.cn/zsbk/202412-3066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爱之讯的签约作者“谷秋”!
希望本篇文章《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10条的物理现象?》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爱之讯]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10条的物理现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10条的物理现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