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山洪灾害常识及预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山洪灾害常识及预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什么是山洪?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岗地)沿河流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其中暴雨引起的山洪最为常见。
2、山洪的分类有哪些?
按其成因,山洪可分为如下类型:暴雨型山洪、融雪型山洪、冰川融化型山洪、拦洪设施溃水型山洪。由前面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引起的称混合山洪。
3、什么是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山洪暴发而给人民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损坏、坏境破坏等。
(1)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2)滑坡:土体,岩体或斜坡上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动形成滑坡。滑坡发生时,会使山体、植被和建筑物失去原有的面貌,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崩塌: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落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产生在山体中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称岩崩,规模巨大、涉及山体称山崩。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
4、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
(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特别是主汛期。在我省主要发生在7_9月份。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位于暴雨中心区的山丘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爆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几个小时即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经常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倒人亡的悲剧发生。
5、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地质地貌因素。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地形往往是山高、陡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他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如紫色砂页岩、泥质岩、红砂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既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就形成山洪灾害。
(2)气象水文因素。副热带高压的北跳南移,西风带环流的南侵北退,以及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辐合交汇,形成了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特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或因拦洪工程设施溃决而形水。据统计,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分饱和,地表松动,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
(3)人类活动因素。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或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失去水源涵养作用,均易发生山洪。由于人类活动造成河道的不断侵占,河道严重淤塞,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也是山洪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6、山洪灾害预防措施
(1) 要科学预测及时预报
山洪灾害突发性强,防御难度大,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认真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地谋划防治对策、方案以及防御应急预案,科学防御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在雨季来临前,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应加强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协作,做好雨情、水情的预测工作,及时作出强降雨和洪水预报,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其防汛防旱指挥部)和地质灾害防治的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遇紧急情况要以最快速度通知到各有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有险情征兆时提前组织群众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山洪灾害损失。
(2)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灾常识
预防山洪灾害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加大山洪灾害的相关常识和防御山洪灾害知识的普及工作,要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真正普及到每个村和每位村民。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和意识。让群众用科学实用的防洪知识来避灾、救灾,这是最好的手段。群众有了自我防护意识,了解了山洪形成的原因,了解了山洪的特征,就会提高警觉性。项目部要明确突遇洪灾时的撤退路线等一系列自救工作。
(3) 加大执法管理,规范工程建设
首先要避免因筑路、挖渠等活动影响山体稳定,人为造成山洪地质灾害隐患。另外要加强项目部和临时驻地建设管理,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灾害易发区、沿河(溪)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切实减轻山洪灾害损失。
(4) 建立完善预警体系
首先要落实防灾巡查员,加强对他们进行山洪灾害的相关常识及预警报告知识培训,配备相应的通信工具,使他们具备一定的防灾知识,拥有能够及时沟通联络的工具。其次,各巡查员在发现突发短历时暴雨和山洪灾害时,要立即向防汛防旱指挥部和下游群众报警。当防汛防旱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会商,及时启动预警预报体系和防灾预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救灾应急措施。从而为紧急撤离群众、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救灾工作取得主动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5) 加大水保工作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降低山洪灾害发生
首先要加强对在建工程的在建工程的监督,若在建工程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就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只有切实加强监督,促使建设单位按水保方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才能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其次要恢复山区被破坏的植被,提高山区雨水涵养能力,减慢降雨后形成地表径流的速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工作,尽最大的努力降低山洪灾害的发生。
7、遇到山洪采取的自救措施
(1) 受到洪水威胁时,应该有组织地迅速向山坡、高地处转移。
(2) 当突然遭遇山洪袭击时,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慌张,并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脱离现场时,应该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3) 山洪流速急,涨得快,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止被山洪冲走。山洪爆发时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 突遭洪水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坚固的住宅楼房时,在山丘环境下,无论是孤身一人还是多人,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涨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围
(5) 如措手不及,被洪水围困于低洼处的溪岸、土坎或木结构的住房里,情况危急时,有通信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无通信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同时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流物,做水上转移。
(6) 发现高压线铁塔歪斜、电线低垂或者拆断,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者接近,防止触电。
(7) 洪水过后,注意饮用水卫生,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天气预报播报技巧
台风的好处与坏处具体如下:
一、台风的好处
1、台风可以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美国东南部等地区带来了大量的雨水,消除干旱,台风降雨量约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带来了丰沛的淡水资源。
2、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台风可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调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3、台风可以增加捕鱼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会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得到提高。
二、台风的坏处
1、导致大风。热带气旋达台风级别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所到之处会有极大的破坏力。
2、导致暴雨。台风经过的地区会产生150~300mm降雨,少数台风可以直接或间接产生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
3、导致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m,会引起内陆洪水泛一滥,严重时会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扩展资料
预防台风灾害的措施建议如下:
1、加强领导、各部门密切协作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障安全的关系,加强对防台风各项工作的领导,切实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把防御台风工作提到一个新的水平,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加强防台风知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宣传画册等多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普及防台风知识,做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不断提高全社会防台风减灾意识和保安自救能力,了解政府的防台行动对策。
3、加快海堤建设,提高防御能力
海堤是防潮防台风的重要工程设施,是保障沿海城市、乡村安全的重要屏障和基础设施。
4、加强气象、水文监测预警通信建设
沿海地区加快县、乡一级防汛无线通信网的建设把防台风工作落实到基层。应续提高监测预警系统的现代化技术水平,可以学会操作、分析、应用卫星云图。
百度百科-台风
百度百科-台风灾害和利益
一、天气预报主持人的技巧特点
(一)新闻性
在气象节目播出时,天气预报主持人对节目的播报,主要是将近期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情况传达给受众,并将天气变化的特点转告给受众,实质上就是将天气新闻准确的发布出来。所以天气预报具有机会性、准确性的特点,比较类似新闻节目,所以天气预报也是一种信息服务,具备新闻性的特点。
(二)服务性
气象节目作为向受众传达天气信息的主要途径,天气预报主持人则是信息转达的载体,所以主持人具有服务性的特点。天气预报主持人在向受众传播天气信息时,不仅需要组织好解说词,还需要符合受众的接受能力,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受众关注的气象问题进行知识普及,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三)科学性
天气预报作为一种科学性极强的工作,天气预报主持人在播报信息的过程中,组织的解说词需要符合科学性的特点。由于天气预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人们对于天气预报十分的关注,天气预报信息的准确性,不仅在气象节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可靠的天气预报信息可以为公众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所以天气预报主持人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四)审美性
在天气预报播报的过程中,主持人使用的语言,还可以为受众带来美的享受,所以天气预报主持人具有审美性的特点。审美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理的音节组合,在天气预报播报的过程中,主持人必须在熟悉汉语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够使用人们习惯的语言进行表达,满足受众的心理审美需求;二是声调的合理搭配,在气象节目播出的过程中,主持人需要关注平仄语言的使用,在为受众带来听觉美感的同时,还能够将气象信息顺利地传达给受众。
关于“山洪灾害常识及预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韩洋]投稿,不代表爱之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oyi360.cn/zsbk/202412-75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爱之讯的签约作者“韩洋”!
希望本篇文章《山洪灾害常识及预防》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爱之讯]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山洪灾害常识及预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山洪灾害常识及预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什么是...